英新提示:晓锋妈妈运用合理的行为结果,让孩子进行有限度地选择,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学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 “这张时间表得到了儿子的认同,经过一个星期的实践,我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可以自觉地按照时间表做事。既使我不在家,没有人监督,他也从不磨蹭、偷懒,做起事来有条不紊。” 我把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地讲了出来,然后,从书包里拿出我和儿子一起订的时间表,递给飞飞爸爸。 “晓锋妈妈,如果晓锋到了睡觉时间还写不完作业,你真的就不让他写了,让他睡觉了吗?” 飞飞爸爸半信半疑的问。 “对呀,我以前也拿他没办法。现在我意识到,他写不完作业,第二天一定会遭到老师的批评,他必须自己承担这个结果。在这件事上,我非常坚定。但是如果孩子晚上睡觉晚了,长此以往,会影响身体健康,这就是我的问题了。所以我固定了睡觉的时间,9点必须上床。”晓锋妈妈笑着解释道。 英新提示:晓锋妈妈区分问题的所有权,写不完作业是孩子的事,自然的行为结果的体验可以帮助孩子校正不良行为。长期睡眠不足将影响健康,妈妈当然要参与。 “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早养成。你可以想一想,是一次作业重要呢?还是一生的良好习惯重要?” “哎——”飞飞爸爸叹了口气。 “其实,是我没有把好这一关,我认为每天写完家庭作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, 所以睡觉时间就耽误了。是我没分清哪一个重,哪一个轻。” 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 一天晚上,晓锋妈妈正在厨房忙乎着,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。 “喂——”她接起电话。 “阿姨,我是飞飞,我想问问晓锋今天数学作业留的是什么?我没有记。” “晓锋,你的电话,是非飞打来的。” 她大声的叫着正玩的不亦乐乎的儿子。 儿子飞快的跑了进来,接起了电话。 晓锋妈妈转身刚要走开,就听见儿子有些惊讶地大声询问:“什么,数学作业?我怎么不知道还有数学作业呀?真的有呀,可能是课间留的吧,我也不知道。” 儿子放下电话,晓锋妈妈已经大概明白发生什么事,自以为写完作业的儿子,根本就不知道还留了数学作业。 她静静地看着儿子,儿子不知所措的望着她,显然他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。 他生怕妈妈发脾气,赶忙拿出记作业的本子,仔细察看着。 “妈妈,你看,我记作业的本上真的没有记数学作业,可能是课间老师写在黑板上,可是课间我又不在教室里,所以没记下来吧。” 儿子望着手中的磁铁,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。 晓锋妈妈心平气和的望着儿子:“妈妈知道,你课间的时候,肯定是飞快地冲出教室,去抢占沙土堆,收集铁沙子去了。等到上课时,黑板上的作业已经被擦掉了,对吗?” 晓锋不好意思地笑着点了点头说:“妈妈,我知道错了,你别生气,我这就打电话问其他同学数学作业的事儿。” “晓锋,你因为玩磁铁忘记了记作业,我有点失望。不过,明天你仍然可以带磁铁去学校,但是明天要是再因为玩磁铁忘了记作业,影响学习,怎么办呢?” “妈妈,我一定不会忘记作业的。如果我忘了,就一周不把磁铁带到学校去玩。” “真的吗?如果再忘记作业,一个礼拜都不能玩磁铁了?” 望着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神情,晓锋拼命的点着头。 “妈妈,你放心吧,我保证不忘记记作业!我现在去问作业了。” 晓锋妈妈极有成就感地转身走进厨房。 就这样,她慢慢地开始相信,孩子是有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,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的。而父母的引导、信任是开启这种能力的金钥匙。 英新提示:晓锋妈妈用合理的行为结果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 晚上,吃过晚饭。晓锋妈妈和丈夫坐在餐桌旁,喝茶聊天。她跟丈夫讲起了儿子忘了记数学作业的事情,以及最后的结果。丈夫认真地听着,一直没有说话。 过了一会儿,他默默地站起身,走进儿子的房间,来到正在写作业的儿子身边:“晓锋,明天上学不许带磁铁了。” 儿子一下子就跳了起来,大声抗议:“不!我要带!” 晓锋妈妈听见后急忙招呼丈夫,叫了半天,他才重新走过来。 “你怎么了?”晓锋妈妈望着丈夫问到。 “我都答应儿子明天可以带磁铁上学了,如果再一次不记作业,就不允许带了,我们已经达成协议了。”她提醒着丈夫。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平时脾气柔和的丈夫竟然大声地冲自己嚷道:“别以为你通过什么父母效能培训,就认为你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,我以前也跟儿子有过约定,要是忘记记作业,就应该受到惩罚。” 晓锋妈妈诧异地望着丈夫。 “我没有觉得我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,但是我们要的结果是什么呢?不就是让儿子以后记住记作业吗?”她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嗓音和丈夫大声争执起来。 显然听见声音的公公、婆婆走进厨房,装模做样地倒了杯水。然后,婆婆压低嗓音说:“小点儿声,孩子都听见了。” 然而,就在婆婆要离开厨房的一瞬间,晓锋妈妈却看到她在那里冲我点了点头,表示他们的支持。 晓锋妈妈走出厨房,来到儿子的房间。 “晓锋,爸爸、妈妈有个问题,意见不一致,正在争论,不影响你吧?” 儿子眨了眨眼睛调皮地说:“妈妈,我正在认真地写数学作业,所以,我什么都没有听见。” 她欣慰地关紧儿子的房门,转身又走到餐桌前,对着坐在椅子上的老公大声地说:“是要接着和我辩论吗?来吧。” 老公抬起头看着她,他们俩一直对峙着。过了一会儿,同时都绷不住了,一起笑出声来。 “你坐下,喝茶吧。”丈夫笑着给她倒上一杯茶。 “你看,我经常不在家,儿子越来越听你的了,和你也越来越亲近了。连我爸我妈都那么的支持你,他们自以为刚才在我背后冲你点头我没看见,其实我都知道。我在家里现在这么的孤立。我能不着急吗?。” 喝了一口茶,晓锋妈妈忍不住笑了,直视着丈夫略显焦急的面孔。 “我明白了,你觉得大家都跟我好了,尤其是儿子,你心里不舒服,对吧?你是想和我争夺革命下一代。” 晓锋妈妈半真半假的玩笑话,逗得丈夫大笑起来。 “没错!我是得和你争一争了。否则我就落伍喽。” 她和丈夫同时爆发出一阵大笑,温暖的气氛使她无比的陶醉。 英新点评:面对孩子形形色色的磨蹭,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,检视自己的反应,区分问题的所有权。 对于吸引注意的磨蹭,父母应该忽视不理他,并进一步让孩子体验自然的行为结果——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批评,有助于改善行为。当孩子不磨蹭时,父母要及时鼓励,使良好行为得到增强。 对于父母不合理安排消极抵制的磨蹭,如父母一再“说话不算话”导致孩子作业总是做不完(竟然用5个小时),晓锋妈妈与孩子共同制定时间表,孩子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,唠叨的妈妈和磨蹭的孩子就此盾形。 在孩子的成长中,允许孩子犯错,给孩子更大的改正空间,孩子感到被尊重,更有力量克服自己的错误。对于晓锋忘记作业之事,妈妈正是采用了合理的行为结果方法,在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,首先用“我的信息”告诉孩子“我很失望”,然后与孩子讨论问题并鼓励孩子自己作决定,获得孩子的承诺后,妈妈以问句形式重复孩子的决定,加深孩子的印象,同时也使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理解、信任、坚定。 相信晓锋一定会遵守自己的承诺,即使再次发生了忘记作业的事,也没什么,父母不必生气、发脾气,或者指责、打骂孩子,也不必给孩子讲道理、谈心,只要按照孩子的选择,顺理成章地执行即可——孩子一周不可以玩磁铁。也许有的孩子会对这种行为结果的方法提出挑战,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“一周不能玩磁铁”的结果,他们可能辩解、吵闹、哭叫、耍赖等,来试探你的决心(尤其是以前当孩子想达到某个目的时,常常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实现的,更甚!),父母不必惊慌,只需要坚定而平和地告诉孩子,这是他自己的决定,父母不过是帮助、引导而已。从中孩子切身体验到自己行为的结果,得到相应的教训。长此以往,孩子才能形成责任感。 对于以上行为结果的运用,有些父母觉得不忍心。但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孩子,父母必须坚持原则,态度温和,语气坚定。 |